close


「還適應這裡的生活嗎?」



這是我在這裡一個多月來幾乎每次聚會都要回答的問題,頻率之高,僅次於婚後常被問候的「什麼時候要生小孩?」。朋友是出自真誠的關心,但我在被詢問時N遍後,已有手足無措之感,尤其是當同樣的人在十天內問同樣的問題超過三遍。後來皮皮地發明出不甚誠懇的答案,諸如「其實要適應的不是加拿大,是老公,你從早到晚都要看到他,聽他碎碎唸個不停,實在不是很夢幻!」。



我好像已在這邊待很久了。



剛來時,努力大掃除兼調時差5天,便飛去邁阿密渡假十來天,真正回到多倫多安頓下來已是三月十日的事情,之後Jimmy忙著找工作,我卻花許多時間在煮新菜色,偶爾有投資相關的學習調劑生活。我好像沒做什麼事情,卻又好像很忙。



我吃很多的飯,因為Jimmy在多倫多的眾家好友都想見見我,所以常常都有聚餐,當然也在很短的時間內跟其中幾位發展出屬於我自己的友情。



我常去大統華買菜,每次買菜便把冰箱塞滿,之後便每天算計著哪些食材要預先退冰,等冰箱空無一物時再跟老公哭沒有東西吃。



有很多時候,Jimmy在客廳的電腦寫resume,我在隔著一道牆的小房間裡自得其樂上網亂看,兩個人聽著一樣的音樂,各喝各的咖啡,安然度過一個午後。



但我也必須老實說,這樣的生活跟我多年前在加拿大的旅遊經驗極為不同,也跟我在美國的求學經驗有所差異。當我認份地知道要在這邊長久生活時,便會敏感地感受到客服人員普遍性的敷衍及白人不顯於色卻又輕易散發的輕蔑,當自己生硬的英文將思想卡在喉嚨裡出不來時我會很難受,在冷冽的下雪天裡即使已坐在車裡仍不願意將車門打開。然後,我開始懷念台灣。



在台灣我是強壯的,在這裡,好像…什麼都不是?我沒有辦法很得意地說「我是Jimmy的老婆」或「我是家庭主婦」,不能只是這樣而已。這個課題是我長久以來一直在面對卻百思無解的,婚前婚後都一樣,逃到加拿大更是被迫重新思考。我到底要當什麼樣的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jali 的頭像
    anjali

    呃,圓圓臉沒錯。

    anja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